农业气象大咖说丨大暑时节:炎炎夏日中的农事关键期
日期:2025-07-22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每年7月22日到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古人云“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此时,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我国大部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期和灾害天气的频发期。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辐散下沉,烈日炙烤下蒸发迅猛,可能出现持续性高温。此时棉花正值需水高峰的花铃期,中稻处于孕穗至扬花关键期,早稻抢收与晚稻移栽同步进行,田间需水量激增。农谚“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道尽了此时降水的珍贵。灌溉需避开正午高温,以防土壤剧变引发水稻结实率下降或棉花蕾铃脱落。大豆也步入开花结荚的需水临界期,“大豆开花,沟里摸虾”提醒着及时抗旱灌溉的重要性。

  在华南地区,呈现出“东西两重天”的景象。西部雨水丰沛且雷暴频发,这种 “光、热、水” 同步的天气,恰好满足了水稻、甘蔗等作物的生长需求,成为它们的 “黄金生长期”,但频繁降雨也意味着防洪排涝不能松懈。东部则以高温为主,需依赖前期蓄水和优化栽培技术趋利避害。此时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也开始 “跃跃欲试”,沿海地区还要密切关注台风动向。

  在北方地区,此时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暴雨集中,对农作物而言,降水能补充急需的水分,但“过犹不及”,农民朋友们需要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洪排涝工作

  (作者:黄智敏 耿一风 责任编辑:曹锐怡)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