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自1988年发射第一颗风云气象卫星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两代四型共21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8颗在轨运行。
5月13日,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与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工作会谈,明确将共建智能算法与气象数值模拟创新联合实验室,持续推动气象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AI)作为科技革命的驱动力量,正深度重塑全球各领域的发展图景。然而,气象预报预测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迫切要求全球共同探索有效的气象领域AI治理策略。国家气象中心周康辉和代刊、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曾沁和那晓丹在《气象学报》上撰文建议,从风险管控到全球协同体系构建等方面要加强对气象领域的AI治理。
5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份《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2025年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正式启动。预计今年夏收夏种期间,天气条件总体较好,利于开展夏收夏种。
今年4月份,北京发布近10年首个大风橙色预警,北京地区财险机构受理各险种报案上千件,估损金额超千万元;5月份,北京市局地突降冰雹,各险种报案超4万件,估损金额高达3亿元……保险与气象密切关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且强度不断增加,保险市场也遭受严重损失。然而,这也恰恰显示出保险业助力社会应对气象风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