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和旅游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科技创新、系统谋划布局、深化部门合作,持续推动气象、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动态监测,不断提高资源评估的“洞察力”。聚焦深挖气候生态资源转化潜力,探索建立了气候宜居、避暑、康养资源评价体系,系统开展宜居、避暑、避寒、冰雪等气候旅游资源评估,绘制气候资源分布图谱,从气候康养角度挖掘地方旅游优势,为地方量身定制旅游发展建议,推荐特色气象旅游标签。
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激活融合业态的“驱动力”。与文旅部门联合推出的冰雪旅游路线、避寒康养好去处、踏青赏花、避暑旅游路线等产品,有效提升公众文旅消费体验。各级气象部门立足地方特色,创新研发云海、彩虹、雾凇、雪凇等气象景观预报产品,让公众出游赏景从“碰运气”变为“早预见”。目前,19个省级气象部门常态化发布景区舒适度指数、云海观赏指数等特色产品,滑雪指数等预报覆盖全国74个冰雪旅游景区。
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增强风险防控的“守护力”。与文旅部建立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在全国228家5A级景区建成425个气象观测站点,联合发布假期旅游气象服务提示,实现3A级以上景区预报全覆盖。研发的多要素融合旅游气象服务平台,面向全国5万余旅游景点提供天气预报预警服务。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等渠道,近两年,累计向导游推送预警信息2.4万余条,服务导游团22万余个,为游客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李红梅 王祯晗 陈磊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