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以下简称“国家疾控局”)举行工作会谈,深入推进《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气候变化健康早期预警为先导,联合建立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推动各层级、多元化健康适应政策与协同行动,加强气象与健康公众服务。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出席会谈并讲话。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国家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刚参加会谈。
陈振林感谢国家疾控局长期以来对气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强调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其中,“生命安全”涵盖“安全和健康”,就是要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两部门合作基础坚实,发展前景广阔,此次协作机制的建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希望双方在深化数据共享、强化科技攻关、优化服务供给、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同向发力,构建健康气象数据生态体系,联合研发更多普惠性、高质量的健康气象服务产品,打造“气象+健康”合作示范样板。
沈洪兵对中国气象局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协作机制的建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举措。当前,气候变化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治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特征的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势在必行。此次协作机制的建立是两部门增进民生福祉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希望双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加强联动共治,形成内外合力,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气候敏感性疾病监测预警,建立以气候变化健康早期预警为先导的适应联动机制,提升多领域各层级气候变化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
根据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双方将成立气象与健康协作工作组,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建立风险预报预警合作机制和预警信息发布及应急联动机制,共同提升宣传科普能力,推动联合科研攻关。
(作者:王亮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