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面雨
日期:2025-08-05
来源:《大气科学科普词汇》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有锋面活动时,暖湿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引起的降水现象,称锋面雨。

锋面雨形成示意图(原创示意图)

锋面雨带

锋面雨的水平范围大,常为带状降水。降水带随着锋面平均位置的季节移动而移动。我国从冬到夏,降水带逐渐北移。5月份在华南,由于夏季风刚刚登陆,暖气团势力较弱,加上丘陵的阻挡,锋面停滞时间较长,形成华南“前汛期”,有春雨绵绵之说;6月中下旬降水带主要在秦岭以南地区,江淮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江淮梅雨,由于南方辐射强,对流旺盛,降水多发生在午后;7、8月降水带到达华北、东北,而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天气晴好,形成伏旱天气;9月降水带从东北、华北开始南撤至华南沿海,形成华南“后汛期”,下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大陆暖气团势力减弱,所以南撤比北进快得多。综合来讲,南方雨带来得早去得晚,雨季长,雨量大。

锋面雨带推移图(原创示意图)

锋面雨与梅雨、非锋面雨、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

梅雨:也是锋面雨,六七月份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和热带海洋性暖气团在江南地区交会形成

对流雨:出现在夏季午后,以热带赤道地区最为常见。因日照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我们经常说的雷暴引起的强降水就是对流雨,来的很急,但是持续时间不长

台风雨:台风雨是由异常强大的海洋湿热气团组成的热带海洋风暴带来降雨。台风经过之处暴雨可达数百毫米,甚至l000mm以上,极易造成灾害

地形雨:当潮湿的气团前进过程中遇到高山阻挡,被迫抬升,引起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详见词条“地形雨”)。多降在迎风面的山坡上,背风坡面则因空气下沉引起绝热增温,形成热风,这就是所谓的焚风效应。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