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灾害
日期:2025-08-29
来源:《农民气象灾害防御手册》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台风、暴雨、寒潮、暴雪、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气象灾害,是由气象条件直接引发的,称为原生灾害。而广义的气象灾害还包括由于气象原因间接引发的其他自然灾害,称为次生灾害。次生灾害主要包括强降水引发的江河洪水、山洪、城市内涝,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以及森林(草原)火灾、空气污染、农林病虫害等。

山洪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而由山洪所引起的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山体崩塌等称为山洪地质灾害。它具有来势迅猛、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夏季,我国很多地方进入主汛期,此时也是山洪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因此,应当随时关注气象和水利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提前防范。

滑坡

滑坡是指土体、岩体或斜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的现象。暴雨、长时间连续降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自然原因。发生滑坡前通常会有一些前兆。例如山坡上出现裂缝或塌陷,坡脚处土地向上隆起,地下水沿挤压裂隙溢出,泉水和溪水变得浑浊,树木歪斜,动物惊恐不宁等。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发生泥石流前通常会有如下前兆:连续降雨时间较长,并在沟谷中形成洪水。河水突然断流或突然增大、变浑浊并夹杂着浮木。沟谷深处变昏暗并伴随轰隆隆的巨响,或能感受到地表的轻微振动。

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落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引起崩塌的自然因素有地震、强降水、河流冲刷和雨水浸泡等。发生崩塌前通常会有前兆。例如陡山有岩石掉块和小崩小塌不时发生,陡山根部出现新的痕迹,不时听到撕裂摩擦声等。

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固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必要的防范知识,便可以在灾害来临前或来袭时有效避难。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