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气象指数保险
日期:2025-08-12
来源:《大气科学科普词汇》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天气指数保险(或者气象指数保险)是以一个或者几个气象要素为触发条件,一旦达到触发条件,无论受保者是否受灾,所有投保人都可以获得赔付,保险公司会依据现实天气指数和约定天气指数之间的偏差向保户支付保险金。

天气指数保险示意图(原创示意图)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其运作原理是通过对气象监测站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衡量气象因素的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的关系,把特定气象参数(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生长可造成的损害程度指数化,每个指数都有对应的农作物产量和损益,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基础,一旦发生保单中约定的天气变化,投保人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标准的赔付。

例如在安吉白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期内,只要茶山上的气象站里当日最低气温低于0.5摄氏度,不论茶叶有无受损,都视为保险事故发生,可以获得理赔。相反,如果温度没有低于0.5摄氏度而茶叶受损了,则不能赔偿。

气象指数保险是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一种风险处理机制,将成为通过保险手段转移气象灾害风险的重要方式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灾害风险转移体系,如阿拉巴马州飓风保险,都是以气象指数为触发条件。


突出优势

天气指数保险运用农作物产量、价格因素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气象要素与农作物经济损失率定量化、指数化,直接明了,与传统的农业保险相比优势更突出

首先,天气指数保险依据客观独立的气象指标,标准化程度非常高,标准化合约透明度高,其次,只用数据说话,根据气象指数而不是实际损失进行赔付,不存在专门技术人员勘察定损的环节,免去了大工作量核灾过程,简化和加快理赔程序,只需从气象部门获取统计的气象数据,保户可直接按照公布的指数领取赔偿金,减少双方沟通的麻烦和争议,运营成本会大大降低;另外,气象信息是公共信息,保险人和投保人都可以获得,减少了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