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单位联合构建环渤海专业大雾数值模式
日期:2025-08-05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7月17日,由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共同研究的“环渤海专业大雾模式研发”项目通过验收,进一步提升该区域大雾预报预警能力,为海上交通安全、港口作业调度等提供更精准及时的大雾低能见度灾害防御决策支撑。

项目构建了“环渤海专业大雾数值模式”,并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连续业务预报试验。模式产品回传到天津市气象局“天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提供能见度、雾覆盖范围、雾层厚度、液态水分布等精细化预报产品。

项目建立了包含卫星雾区反演、雾区温湿度廓线构建等在内的技术流程,依托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实现大雾反演资料在环渤海大雾模式中的同化应用,显著提高大雾短时预报能力。项目聚焦大雾短期预报需求,批量对比分析大气边界层方案、陆面方案以及云微物理方案的影响,优选适合陆雾季和海雾季预报的两种综合模拟方案,并结合不同水平、垂直分辨率以及内外网格嵌套技术的设计,针对两种综合模拟方案批量对环渤海地区陆雾和海雾模拟开展敏感性分析,最终确定适用于该区域陆雾和海雾季数值预报的数值模拟技术。特别是针对大雾过程的弱湍流条件,充分利用天津250米气象铁塔的水热通量和气象廓线实况数据,对所选边界层方案中的湍流扩散系数和雾顶夹卷通量系数等内部湍流参数进行了本地化调整。

(作者:郭玲 吴彬贵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