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国家气象中心自主研发的“智能会商制作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试运行,首次在全国早间会商上进行应用,为国家级智慧预报业务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作为国家级智慧预报业务体系的关键一环,“智能会商制作系统”的研发直指气象预报服务精细化升级中的核心痛点——传统天气会商材料制作耗时久、信息整合效率低、预报员难以集中精力开展天气监视分析。通过技术创新,系统精准破解上述难题,成为推动业务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
系统试运行后为气象预报业务带来了显著效能提升和模式转变,高效整合信息,系统自动实时采集融合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等多源数据,有效解决了以往气象信息分散、整合费时费力的难题,为预报决策提供了全面、及时的基础支撑;直观展示分析,利用实时可视化仿真技术,基于高性能渲染引擎,能够清晰、动态地呈现环流背景、动力热力条件、暴雨过程等动态模拟过程,并以流畅的可视化图表进行展示,使关键天气信息一目了然,显著提升了会商演示的效率和效果;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集合了预报员经验的智能会商模版,能自动生成包含“实况呈现-成因分析-趋势判断-重点关注”完整逻辑链的会商材料,使其能将主要精力聚焦于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与关键性研判上,从而大幅提升了核心预报业务的效能和响应速度。
下一步,国家气象中心将重点攻关会商智能分析、预报结论动态推演等场景应用,依托大语言模型技术逐步构建动态灾害性天气知识库,持续完善国家级智慧预报业务体系,推动会商材料制作从“手工操作”向“数智引擎驱动”的深度转型,为汛期气象服务筑牢技术支撑。
(作者:邱孙俊杰 责任编辑:张明禄)